電火花加工常用名詞和術語
電火花加工常用名詞和術語
標簽:電火花加工|電火花加工機床
1、放電間隙:放電間隙指加工時工具和工件之間產生火花放電的一層距離間隙。在加工過程中,則稱為加工間隙S,它的大小一般在0.01-0.5mm之間,粗加工時間隙較大,精加工時則較小。
2、工具電極:電火花加工用的工具是電火花放電時的電極之一,故稱為工具電極,有時簡稱電極。由于電極的材料常常是銅,因此又稱為銅公。
3、脈沖寬度:脈沖寬度簡稱脈寬,它是加到工具和工件上放電間隙兩端的電壓脈沖的持續時間,為了防止電弧燒傷,電火花加工只能用斷斷續續的脈沖電壓波。粗加工可用較大的脈寬,精加工時只能用較少的脈寬。
4、脈沖間隔:脈沖間隔簡稱脈間或間隔,也稱脈沖停歇時間。它是兩個電壓脈沖之間的間隔時間(見圖四)。間隔時間過短,放電間隙來不及消電離和恢復絕緣,容易產生電弧放電,燒傷工具和工件;脈間選得過長,將降低加工生產率。加工面積、加工深度較大時,脈間也應稍大。
5、開路電壓或峰值電壓:開路電壓是間隙開路時電極間的最高電壓,等于電源的直流電壓。峰值電壓高時,放電間隙大,生產率高,但成型復制精度稍差。
6、火花維持電壓:火花維持電壓是每次火花擊穿后,在放電間隙上火花放電時的維持電壓,一般在25V左右,但它實際是一個高頻振蕩的電壓。電弧的維持電壓比火花的維持電壓低5V左右,高頻振蕩頻率很低,一般示波器上觀察不到高頻成分,觀察到的是一水平亮線。過渡電弧的維持電壓則介于火花和電弧之間。
7、擊穿延時:從間隙兩端加上脈沖電壓后,一般均要經過一小段延續時間td,工作液介質才能被擊穿放電,這一小段時間td稱為擊穿延時。擊穿延時td與平均放電間隙的大小有關,工具欠進給時,平均放電間隙變大,平均擊穿延時td就大;反之,工具過進給時,放電間隙變小,td也就小。
8、加工電壓或間隙平均電壓:加工電壓或間隙平均電壓是指加工時電壓表上指示的放電間隙兩端的平均電壓,它是多個開路電壓、火花放電維持電壓、短路和脈沖間隔等零電壓的平均值。
9、加工電流I:加工電流是加工時電流表上指示的流過放電間隙的平均電流。精加工時小,粗加工時大;間隙偏開路時小,間隙合理或偏短路時則大。
10、短路電流IS:短路電流是放電間隙短路時(或人為短路時)電流表上指示的平均電流(因為短路時還有停歇時間內無電流)。它比正常加工時的平均電流要大20-40%。
10、開路電壓或峰值電流IS:峰值電流是間隙火花放電時脈沖電流的最大值(瞬時),日本、英國、美國常用IS表示(見圖四),雖然峰值電流不易直接測量,但它是實際影響生產率、表面粗糙度等指標的重要參數。在設計制造脈沖電源時,每一功率放大管串聯限流電阻后的峰值電流是預先選擇計算好的。
11、放電狀態:放電狀態指電火花加工時放電間隙內每一脈沖放電時的基本狀態。
12、加工速度:加工速度是單位時間(min)內從工件上蝕除加工下來的金屬體積(mm3),以質量(g)計算時用vm或Vm表示,也稱加工生產率。大功率電源粗加工時vW>500mm3/min,但電火花精加工時,通常vw<20mm3/min。
13、相對損耗或損耗比(損耗率):相對損耗或損耗比是工具電極損耗速度和工件加工速度之比值,并以此來綜合合衡量工具電極的耐損耗程度和加工性能。
14、面積效應:面積效應指電火花加工時,隨加工面積大小變化而加工速度、電極損耗比和加工穩定性等指標隨之變化的現象。一般加工面積過大或過小時,工藝指標通常降低,這是由“電電流密度”過小或過大引起的。
15、深度效應:隨著加工深度增加而加工速度和穩定性降低的現象稱深度效應。主要是電蝕產物積聚、排屑不良所引起的
隨著數字控制技術的發展 ,電火花加工機床已數控化,并采用微型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機床功能更加完善,自動化程度大為提高,實現了電極和工件的自動定位、加工條件的自動轉換、電極的自動交換、工作臺的自動進給、平動頭的多方向伺服控制等。低損耗電源、微精加工電源、適應控制技術和完善的夾具系統的采用,顯著提高了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和加工穩定性,擴大了應用范圍。電火花加工機床不僅向小型 、精密和專用方向發展 ,而且向能加工汽車車身、大型沖壓模的超大型方向發展。
文章出自東莞鼎億數控機械廠家——(http://vxyrkyu.cn/) 轉載請注明出處!